護理傳承 信心九十~鍾信心教授專訪

護理系 謝佳宏專訪

btn_pdf

 

鍾信心教授於民國76年由台大提前退休來到了高醫,今年高齡九十三的鍾教授認為南部比北部更需要自己的專長,她的目的就是將教育水準提高,鍾教授認為職校畢業就成為獨立的護理人員,在專業及涵養上是不足的,也認為護理人員應有繼續學習的機會,因此在鍾教授任職護理系系主任的七年間致力於提升護理系教師的素質,栽培師資、鼓勵臨床研究,在學生方面也由原來的四班擴大為八個班級,鍾教授在護理教育方面成立「第一屆在職進修專班」,並於隔年成立了第一所護理研究所,這些都對提升南部的護理教育品質有很大的貢獻。

民國79年,信心老師決定成立「第一屆在職進修專班」,隨著時間的改變,護理也一直進步,信心老師說她發現所學的知識已經不夠因應護理環境,但是又沒有資源提供給這些臨床工作的護理人員們,所以才會有成立的動機。之後,鍾教授秉持著教育應該是平等的信念成立了南部第一所護理研究所,也就是現在的高醫護理研究所,鍾教授謙虛的說,那時候只是覺得研究所都在北部,這樣對南部的學生很不公平,不論是在職專班還是護研所,鍾教授都是站在學生的立場為學生們爭取最好的教育機會,為了提供學生更完善更充足的資源,鍾教授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及精力,為學生爭取最好的教育環境。

為廣大的在職護理人員提供學習的管道,並且讓護理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有再進修的機會,鍾教授於民國82年成立了護理系夜間部,即便這是鍾教授任職系主任的最後一年,鍾教授依舊沒有放棄那顆為教育理想堅持的心,而直到現在,鍾教授仍然在護理教育上努力,鍾教授為了鼓勵學生,成立了「信心護理文教基金會」,提供優渥的獎學金給學生們,讓護理系學生們能全力追求夢想而不用擔心經濟方面的資源不足,使得高醫護理系有更廣大的視野與前瞻性。

鍾教授說:知識重要,物質也很重要,如果說有錢有學問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麼追求學問,就能有好的工作就有金錢就有物資,但事實上知識跟物資是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鍾教授舉自己為例,她說自己一輩子全力追求知識,而後來罹患胃癌,那時候才發現剩下的時間有限了,覺得好像知識、金錢都不能夠滿足自己,總覺得還缺乏什麼,感到心靈上的空洞,在自己接受治療之後,鍾教授來到高醫將自己投入護理,將護理教育為一生志業,當老師在護理教育上找到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的時候也同時明白自己的價值與意義,因此當問到鍾教授有沒有退休計畫的時候,老師眼神堅定的說:「教育沒有退休的一天,會一直努力下去。」,要將護理的信念傳達給更多人知道,是鍾教授未來努力的目標與方向。

問鍾教授為什麼選擇高醫而不是在北部繼續服務,鍾教授笑笑的說:「南部的小孩很單純,被濃濃的人情味吸引,覺得高雄太陽很大很溫暖,南部人會照顧自己也同時關心別人,真誠地對待每個人。」鍾教授還說與高醫的情感像是家人一般親密,並不害怕自己是一個人,像是有一次自己突然暈倒被送到急診室,醒來的時候看見王秀紅院長與楊美賞教授在一旁照顧自己,那時候鍾教授知道自己在高醫能得到完善的照顧,所以已經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這也是讓鍾教授決定留在高醫的最大因素。鍾教授還說高醫護理系的教育一直都很完整,老師們的學識豐富,今年也同時聘請了男教師,希望護理學習能更加多元。最後鍾教授說;「留一句話給正在學習護理的護生們,請你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成長的力量。也期許護生們能夠釐清自己對護理的定義,同時也找到護理對自己的意義。」,語末,鍾教授仍是心心念念護理教育,像是父母的叮嚀般,提醒著每位莘莘學子不要輕視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