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與旗津醫院經營之巷弄長照站合作辦理「社區送愛,音樂輔療」社區活動兩場。希望透過音樂輔療這項療癒工具,讓學生與旗津區長者互動,並且學會用音樂輔療技巧作為與長者連結的工具之一,開展與長輩互動的創新模式,融入音樂、樂器等韻律活動元素,並考量長輩的需求與族群特色,設計與執行符合在地長輩特質的活動,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練習設計活動方案。
於活動前,本計畫也安排了音樂輔療工作坊,透過項朝梅老師的帶領,學員們學習運用許多歌謠帶領肢體活動,以及如何讓長輩跟著舞動的方法,例如:拍奏對話、時鐘地墊等,身體的活動由放鬆練習、按摩再到音樂律動。而選擇音樂可以使用利用「蛙鳴效應」,使用懷舊歌曲,讓活動者與長者可以用進行話題性的破冰活動。活動結束可以讓長者進行回饋,並給予長者感恩表揚的話。
除了透過活動前的工作坊學習音樂輔療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講師也帶領學員檢討「活動方案」,在經過實際的行動與不斷反覆修正,學生獲得具體可行的專業知識,同時也培養了終身學習能力,成為建立學校與社區之間橋樑的尖兵,實踐本計畫深入社區培力與發展計畫特色之目標。
由學生設計在地長輩體力可負荷的伸展操,並於台前與長輩們進行帶動跳,在當天活動開始進行前讓長輩們能夠活絡身體,並且與學生先有初步的認識與交流。
學生設計與音樂結合的遊戲與長輩們進行互動交流,期望藉此能與長輩有更加深刻的情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