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之招生策略轉型與因應

教務處招生組 何佩珊組長 /教務處研究生教務組 張基隆組長

btn_pdf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結構出現少子化的型態,其對於整體教育發展所造成的衝擊,已經明顯反映在當前及未來幾年的教育體系變革上,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因此,本校無不重新思索教育之目標與策略,以提升學校整體形象與重點特色,並藉由建立多元適性的入學機制,適時調整各招生入學管道之因應策略,協助社經弱勢之優秀學生就學,落實多元選才的精神。

少子化問題持續發酵,各大專校院招生將在105學年度面臨第一波衝擊,如何預做因應,且透過招生形態的轉型,持續拓展新生源,乃為本校當前最迫切且重要課題之一。有鑑於此,本校近年來除積極舉辦校級或系(所)級招生說明會外,亦與中山大學共同赴高中端進行招生宣傳活動,更藉由平面雜誌、網路e化平台提高曝光率,增進大眾對本校聲望與辦學優勢之瞭解。就大學部而言,亦以「建立多元適性入學機制,關懷經濟弱勢學生」為核心,開展招生策略如下:

一、建構完整的學生來源資料庫,深入高中端進行演講與宣導
分析學生主要來源之重點高中,以本校教師專業為基礎,主動赴高中校園進行專題演講,並結合客製化招生宣傳簡報與文宣資料,將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與績效融入議題,並讓本校在校生以校友身分回高中母校,進行大學生活經驗分享,與學生直接互動,提升未來學生對本校的認同感。

二、提高大學甄選入學比率,落實大學適性選才理念
為實踐適性選才之彈性,本校結合教育部放寬大學甄選比率政策,於103學年度擴增甄選入學比例,整體「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比例約佔核定招生名額之58%。

三、照顧經濟弱勢學生升學,減免考試招生報名費用與交通費之補助
本校自102學年度起,提供大學個人申請低收入戶考生報名費全免與交通費補助,另中低收入戶考生則予以報名費減免30%之優惠。

四、調整大學入學方式,建立更多元適性的入學機制
因應十二年國教的實施,研議「大學招生制度」與「大學入學考試」之調整方案,進行「不同管道入學之學生在大學表現」之統計分析,做為調整大學招生與入學考試之建議。目前已規劃103學年度提供部分學系之大學個人申請優先錄取低收入戶學生之名額,且針對不分系招生、大學延後分流的可行性進行審慎評估中。

再者,有鑑於高等教育當前的發展願景係以人才培育為核心,本校創校已近一甲子,如何在下一甲子持續強化研究所優秀人才延攬,優化研究人才培育品質,乃為當前需努力之目標。爰此,本校透過報考資格的鬆綁、課程分流規劃及亮點核心技術之推動,規劃研究所招生與教育策略如下:

一、碩、博士班報考資格鬆綁與多元化,積極拓展新生源
就碩士班而言,簡化筆試考科,以減少考生負擔;就碩士在職專班而言,取消筆試考科及英文畢業門檻,並放寬報考資格,以提升學生的報考意願;另就博士班而言,自103學年度起,全面取消筆試科目,並放寬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與環境職業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報考資格,開放未具MD學生得參加報考。再者,針對系所合一之教學單位加強推動五年一貫,另未設置系所合一者,則規劃跨領域學程,以提供學生跨領域修讀。最後,輔以本校已建置之產學實習媒合平台,收錄校內職缺,主動提供學生就業機會。同時,提供優秀碩士生擔任實驗室助教或技術人員,協助指導學生實驗,藉以提升就讀博士班人數。

二、訂定碩、博士班研究生轉所機制,提供適才適所進修管道
為鼓勵研究生適才適所發展,教務處研究生教務組目前正研擬碩、博士生轉所機制與相關辦法,以提供學生更多元之選擇。

三、推動碩士班課程分流,強調學術型與實務型雙軌育才
由於產業結構的快速改變與創新,加速就業市場的職缺變化及就業型態多元化。為增進研究生問題分析、團隊合作、跨領域及創新開發能力,以提升就業競爭力,本校除已有藥學系碩士班、臨床藥學碩士班、口腔衛生學系碩士班及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碩士班參與教育部推動之「提升學生實務專題能力試辦計畫」外,目前亦積極進行「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推動課程分流計畫」申請,申請類型包含「創新模式」、「專業學院」及「研發菁英」等領域,期透過分流機制,提供學生走向學術研究訓練或專業實務應用的生涯進程。

四、建立研究所亮點核心技術,提升系所專業技術與產學之連結
結合研究所學術型與實務型課程分流機制,協助各研究所建立所屬亮點核心技術,並著重實務技術的訓練,包含:一、加強高階精密儀器的使用訓練;二、提升專業技術與產學的連結;三、開放資源整合中心予研究生使用,以提供完整培訓及認證。

五、積極建立雙聯學制,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本校目前已與美國哈佛大學等48所大學院校締結姊妹校,合作計畫涵蓋交換師生、協同教學、課程研發、研究計畫等,已累積豐碩成果。近2年來更積極推動與國外大學建立雙聯學制,目前除與世界排名384之匈牙利Szeged大學及世界排名80之瑞典Uppsala大學建立雙聯學制外,亦與美國全國性大學排名45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洽談合作協定簽署,期透過跨國共同指導博士班研究生及互相選派學生就讀,持續增進學生國際競爭力。

少子化衝擊、十二年國教變革及國際化競爭等,對學校學生的質與量產生持續性的變化。因此,面對社會時代的潮流與教育體制的改革,期能藉由以上策略作為轉型之契機,建立差異化的自我定位和優質化的教學品質,使本校在人才培育的歷程上能持續奠碁紮根、開展枝葉,並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