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mag」的全部文章

金科是執 昌大其門-感念劉金昌教授

btn_pdf                                                                                董事會  陳田植  董事長

劉 金昌教授及2016年1月17日與世長辭,獲悉消息後的高醫體系同仁無不深感悲戚。他生前為醫學教育與醫療服務奉獻心力,甚至堅守師者與醫者的職責至最終一刻,可謂是鞠躬盡瘁。

劉教授能本校醫學系畢業後,隨即進入附設中和紀愈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完成了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後,亦升任講師為培育南台灣醫療專業人才肩負起教職之責。

1982年,以其於院內優異的表現奉派前往美國阿肯色大學醫學中心,接受放射診斷醫學的專科訓練,並在磁振中心從事學術研究工作。長達近五年的負笈進修學成後,他返回繼續任教、行醫,為本校培訓新一代的專科醫師;為附院建立了X光片的管理系統,又引進全臺第一部磁振造影儀MRI、第一部3T臨床用磁振造影儀,為高醫病友提供更精準、優質的醫療診斷服務。

劉教授不僅是放射診斷醫學專家,他更積極將所學新知傾注於高醫放射線科,無所藏私地傳授後學,為高醫放射線科做出諸多的貢獻、帶動國內影像診斷學的改革與創新,促進臨床醫療以迅速確實的影像技術來進行診斷。他將小港醫院打造為全臺灣第一家無X光底片醫院、推動附院醫療影像儲存傳輸系統(PACS),利用高科技與臨床醫師們建置更周密的醫療網,提供即時診斷影像,突破傳統X光片保存量占地太廣、容易遺失等問題;於學術領域裡,其磁振造影對比劑的新藥開發與研究成果斐然,獲得美國與我國的多項專利。

歷任附院放射線科主治醫師、影像醫學部主任、副院長、本校醫學技術學系主任、醫學系放射線學科主任等要職。其擔任副院長的資歷前後近十年(2000年8月至2006年7月以及2012年8月至今年1月) ,熟諳行政與財務工作,對院務順利推動助益極大。猶記醫院實施醫師專勤制度之初,適值第五期大樓工程興建,財務方面亟需開源節流,更需要具有遠見與魄力來執行,而講求行政效率並重視醫療服務的他在當時為本校附院注入一股新能量,最終也達成任務,著實沒有辜負當年本校與附院長官的苦心栽培和寄予厚望。

無論是其門生,或是與他共事的同仁,他們心目中的劉教授、劉醫師、劉副院長--是一位教學嚴謹、提攜後進的好老師;是一位樂於分享、與人為善的好同事;是一位領導有方、體恤部屬的好主管,更是一位視病猶親的仁醫。2014年國內外掀起關懷漸凍人「冰桶傳愛」的公益活動熱潮,劉副院長欣然響應,與賴文德院長等人在附院門口淋下一桶透心涼的冰水,還慨捐漸凍人協會100元美金。他接受記者訪問時才透露自己的父親也是漸凍人,看著父親從可以騎機車自主行動,到最後因無法呼吸被病痛折磨致死,「 我好心痛又無助!」「頭淋冰水讓我體會爸爸身體被冰凍的痛苦。」彼時所留下的照片與身為醫者卻難以醫治至親病痛之苦的遺憾令人感動,現下卻讓人感傷、懷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雖然劉金昌教授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的精神和榜樣將長存於醫界與後人的心中。最後,謹以此文致上個人對已故劉金昌教授的感念與追思,更感謝他為高醫奉獻一生、為學子傳道授業、為病患細心診治。他是永遠的高醫人,高醫以他為榮!

104年4月至6月本校大事紀要

3月10日

本校姊妹校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醫學院代表團蒞校參訪,並與本校醫學院簽訂學生交換協議書。
3月27日
本校舉辦「2015全球外科健康促進及外科人道精神研討會」,邀請多位全球頂尖外科醫師共襄盛舉,包括美國、澳洲、加拿大、德國、中國、印尼、新加坡、奈及利亞、秘魯等17個國家專業醫界人士參與,其中包含國際外科學會(ICS)世界總會理事長Yik-ong Ho、中央研究院院士魏福全教授、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陳肇隆院長
等頂尖外科醫師與會,針對如何促進外科病人健康、及落實外科人道醫療兩大主題進行交流。
3月28日
本校舉辦「103學年度主管共識營-南投知性之旅」,主要目的為實際瞭解社區老人長期照顧的需求與模式以及青年社會創新創業的經驗與歷程,期與本校智慧生活計畫四大主軸–「健康促進」、「健康管理」、「健康長照」與「創新創業」融合。
4月17日
為紀念發現SARS病毒的嚴重性的卡羅.歐巴尼醫師逝世十二周年,社團法人台灣卡羅歐巴尼協會邀請歐巴尼夫人等4位義大利貴賓參訪本校,台灣卡羅歐巴尼協會與義大利協會簽約結為姐妹會,共同為繼續歐巴尼醫師之志業而努力。
4月19日
「第三屆為健康高雄而跑-高醫為弱勢兒童而跑」路跑活動早上6點於本校運動場熱烈展開,約有7000餘位愛好運動的民眾參加這次路跑盛會。路線從本校跑到中山大學,路跑競賽路程長達21.8公里。
4月29日
本校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共同簽署策略聯盟合作協議書,雙方就人材交流、資源共享、產學合作、就業輔導、學術研究等方面進行合作,建立聯合、結盟之夥伴方式,相互提供教學、研究、研習、實習場地設施,支援研究發展與教學工作,達到雙贏互惠。
4月30日
本校與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簽訂校級合約。該校為一所多學科綜合大學,於學術研究與教學上皆表現優異。
5月8日至6月5日
本校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在5月8日至6月5日推出「踏尋在地文化」系列講座,一路從高雄鹽埕、左營、鳳山等地到臺南。
5月16日
本校今年護理學系「加冠導光典禮」主題為「爍」,字面上為熔化金屬之意,衍伸為「光亮、砥礪、淬鍊」之意,期許即將踏入實習的護生們,能互相砥礪、磨練,使自己發光發熱並能瓦解將來可能遭遇到的困難。
5月26日
攻頂大學聯盟行政工作圈會議於本校國際學術研究大樓九樓會議室舉行。
5月27日
史丹福大學人文暨科學院院長Prof. Richard Saller於5月27日在史丹福台灣校友陳建志以及高醫大同仁的迎接下訪問本校。Prof. Saller分享了史丹福大學的通識教育,並與本校師生進行了精彩對談。
5月26-29日
高醫中山締結聯盟,聯合舉辦「跨校研究學習成果壁報競賽」活動,配合本校與中山大學締結攻頂大學聯盟,展示兩校學生研究成果,共有138篇研究海報參展,經評選出58篇獲獎成果海報。
6月2日
世界知名的美國哈佛大學「鱷魚合唱團」晚間7點假本校國際學術研究大樓地下2樓600人國際會議廳舉行盛大表演。
6月10日
日本北海道大學保健科學院由院長伊達広行教授率同仁至本校健康科學院拜訪並簽訂姊妹院之國際學術交流與學生交換協議。
6月13日
口腔醫學院舉辦「103學年度第二階段畢業典禮暨授證正冠典禮」。
本校「103學年度畢業典禮」假綜合集會場盛大舉辦,高醫大一千五百餘位畢業生齊聚一堂,劉景寬校長致詞時提到高醫大從創校以來一直相當重視高醫的歷史傳承,也希望畢業生能從醫療歷史去瞭解高醫大的價值與定位,秉持高醫大醫療服務與奉獻精神的
傳承信念,做為開創未來的根基。
6月15-16日
廣東醫學院藥學院李寶紅院長及其同仁蒞臨本校參訪,並代表廣東醫學院藥學院與本校簽訂校級學術交流合作協議,促進雙方未來教學、研究領域上之合作。
6月27日
護理學系欣逢創系40週年,假本校第一教學大樓B1演藝廳舉辦護理學系40週年系慶大會,並於三、四樓場地舉辦校友聯誼-校友嘉年華活動。

校友會理事長的話

校友總會理事長 陳建宏

高雄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改制後第二、第三屆理事長交接典禮,已於103年11月2日假高雄巨蛋漢來飯店順利舉行。本人有幸從第二屆蘇榮茂理事長手中接下印信,也接下重任。

本人是牙科21屆(D66)畢業,曾先後擔任牙科南區校友會會長及牙科總校友會會長。牙科校友會長的歷練,讓我對校友會的架構與運作並不陌生,事務推動得心應手。在牙科總校友會長任內,成立高醫口腔醫學文教基金會,並擔任創會董事長,第一年即獲得高雄市教育局評鑑為優等基金會。另外,我也擔任過高雄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在前輩指導及校友合作下,順利推動各項事務。內人是護理系校友,小女兒也從香粧系畢業,全家均以高醫為榮。

接任校友總會理事長後,確立五個服務目標:
一 、發揮團隊的能量:校友總會理監事及祕書群都是北、中、南優秀的校友,有中山醫大前校長、醫院集團CEO、大醫院院長、學會、公會理事長等,人才輩出,大家攜手合作必能提供校友最大的服務。

二、增加校友的參與和認同:高醫有四萬多名校友,參加活動未必彼此認識,目前除學校校友服務處、醫院病友服務處提供校友服務外,校友總會更積極透過網路、活動強化學校與校友間的動態。盼校友多參與校友會活動,多接觸與互動,以增進了解與認同感。

三、關懷學生的需求:牙科校友會有個圖騰,就是【鼎】,鼎的三隻腳代表老師、學生和校友,三者緊密連結在一起。高醫學生表現非常傑出,如國際志工、學校交流、社團表現等,校友會要加強關心學生課業、生活及就業等需求,透過師長身教、言教的潛移默化,提供學生適切的協助和關懷。

四、增進和董事會、產業工會、教師會的互動:在董事會的帶領下,以及工會及教師會師長的努力耕耘,高醫才有今日的優良傳統及嶄新規模,但社會變動巨大,我們要與時俱進,不能固步自封,也要多傾聽不同的聲音,採納多數人的意見,校友會將反映校友的心聲,加強和董事會、工會及教師會的溝通與互動。董事會、學校和校友會是學校發展的三大支柱,都站在同一線上,為的都是高醫的發展,相信多溝通、多互動,建立互信,就能減少誤解,贏得更多的肯定與尊重。

五、配合學校的發展:劉景寬校長的目標是帶領高醫進入世界五百大的研創大學,高醫不只要和國內醫學大學比,更要和世界頂尖大學比,學校的進步是全體校友的期待,校友是資產、也是後盾,結合國內、外校友的力量,一定能給予學校最好的協助。

最近校友總會北區、中區分會陸續成立,運作也非常順暢,北區首屆理事長是基隆長庚醫院程文俊院長,中區理事長是前中山醫大賴德仁校長,在校友總會與各分會攜手努力下、一步一腳印紮實的往前走。我會時時惕勵自己,以謙卑的心、開闊的胸懷去推動校友會事務,“謙卑服務、活力創新”一直是我推動事務的主軸,希望在校友會這個大家庭內大家齊心合力、認真打拚,發揮更大的能量,為高醫的發展盡一份心力。

打破限制,開創新局 – 鄧哲明

心理系 林冠翔

鄧哲明教授小時候生活在雲林斗南鄉間,父親是村莊裡唯一的醫師,小學期間因嚴重的脊椎側彎而在家休養的鄧教授,閒暇之餘總幫忙父親包藥,這份接觸藥物的經驗,培養出他對於藥學的興趣。高中升大學之際,本身學醫的父親認為醫師職業對這體弱的孩子來說太過辛勞,鼓勵當時的鄧教授研讀藥學,認為藥學既符合孩子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日後妥善照顧自己的身體,並為民眾盡一份心力。

入學之際,鄧教授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無法通過健康檢查,便事先拜訪了當時的院長杜聰明博士。杜院長瞭解他的擔憂後,笑著告訴他,自己當年學醫時身體也不好,一樣完成學業!帶著這份鼓勵,鄧教授開始了他的追夢之旅。

鄧教授笑著回憶第一次見到高醫的情景:「一所大學怎麼只有三棟樓?現今的操場當時還長滿了草,值得開心的是,校園內的餐廳只要五塊錢就有一頓飯,有肉又有蛋。」上課認真的鄧教授總是坐在第一排,因此同學們交付他做共筆的責任,還沒有影印機的年代,鄧教授說明做共筆的困難處:「那個年代要將共筆印製給全班同學,必須先在蠟紙上以鋼筆刻字,然後滾上油墨,才能印到紙上。」

除了刻字的辛苦外,有些不明白的概念,還要靠自己翻閱教科書。那時的老師多接受日本醫學教育,因此上課內容多來自日文書,鄧教授一邊做共筆,還要一邊學日文。這份特別的任務,讓他的課業成績獨占鰲頭,也培養出他刻苦耐勞的研究精神。對於當年盧盛德老師和身兼院長及生化科主任的楊振忠老師認真教學的身影,鄧教授亦記憶猶新。

大學畢業,鄧教授考上臺大藥理學研究所,那裡有他夢寐以求的實驗室,也是高醫創辦人杜聰明博士的母校。由碩士生兼助教、博士生兼講師,鄧教授在這樣一個教學相長的學術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取得博士學位後,鄧教授帶著妻兒前往美國密西根州進行為期兩年的學者交換活動,在那裡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恩師-國際血液學大師華特先生(Walter Seegers)。

原本華特先生要教他開車,但發現他的身體狀況並不允許,此後兩年,他每天開車接送鄧教授上、下班,在車上兩人會討論彼此的人生觀、美國的各種社會問題,鄧教授也從這樣的交流中,慢慢堅定要投身教育的決心,回臺後,鄧教授在臺大一邊研究、一邊教導學生,為社會培養人才。

連續三十年,臺灣的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促使鄧教授致力於抗癌藥物的研發,並獲得了諸多成就。希望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學界除了進行醫學研究外,也訓練年輕人在生技醫藥領域,試著推動新藥研發,讓藥效更好、潛力更大而抗藥性更低。希望未來臺灣不只幫國外代工製造,更可以創造出自己的生技產業。

儘管在臺大幾十年,鄧教授和母校卻也不曾疏遠,定期參與校友會、受邀演講,偶爾也回學校講授通識教育課程,見證高醫的進步。這些年高醫在硬體設備上不斷更新,雖然有些過往景象不復存在,整體研究的氛圍卻更加濃厚。他期許母校以多元合作的方式吸取各界之長,在醫界、社會中做出更多貢獻,擴大影響力,同時創造出獨有的特色。

鄧哲明教授平易近人,訪談過程中,不僅講述往事,也傳授了他自己的經驗及所淬練出的人生觀,他勉勵所有學弟妹,在校能聆聽師長的教導,從不同的通識教育課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並規劃自己的生涯版圖,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白費了一身專業本領。醫者仁心,他也希望大家將來都能以專業為民眾帶來幸福與快樂。

高醫小兒神經科創始者 – 江季勛教授

(節錄自《憶往思舊-高醫人話高醫事》,本
校心理系 林冠翔整理,原撰稿者:本校醫學系王
慧晶、陳俊彥)

1960年剛從國防醫學院退役的江季勛教授,是經由當時小兒科主任馬逸輝教授兄長的同學介紹而進入高醫的。江教授回想道:「剛進高醫時感到陌生、對環境不熟悉,但時間久了,也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期許:我一定要升等至教授,出國留學,並且拿到博士學位歸國。」其實那時候設備簡陋,日子很苦,往往早上為病人看門診,半夜十二點還得往實驗室跑。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直到江教授得到國家長期科學發展委員會的獎助學金,並通過美國ECFMG考試,才實現出國留學的願望,前往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兒童醫院研究小兒神經學和腦波的判讀。

初入高醫前兩年,江教授擔任課外活動組組長,負責管理學生社團。那時社會風氣並不開放,學校常擔心學生行為太過激進,不小心會捲入政治動亂中,所以比較鼓勵學生參加服務性以及體能性社團,這類社團有益健康,也和醫生服務人群的理念較為貼近。後來江教授接任一年訓導主任的職務,帶領教官們幫忙解決學生各種事務、糾紛,江教授至今仍對當時的那些教官充滿感激。

這些日子裡有甚麼難忘的經歷?江教授說:「記得暑期有走出校外義診的活動,有一次我和許多同學一起到台東太麻里出隊義診,除了學長自己主動載人到山區服務,醫院也捐助經費,由醫生帶隊到偏遠地區免費看診。我認為這很有意義,更可以增加學生對於服務大眾的熱忱,十分鼓勵義診活動持續舉辦」。

若要說任內大事的話,江教授想起那時董事會的陳啟川先生和杜聰明院長因為財政方面意見不合,鬧得滿城風雨,還讓教育部臨時調派台大醫學院的院長魏火曜先生到高醫擔任院長,重新協調與整理。而自從杜院長退休改任董事後,就很少再出現,只有畢業典禮的時候才會露臉。另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則是在1993年,當時的小兒科主任劉文章教授,於任內與世長辭,讓大家感到非常難過。

江季勛教授認為,醫學倫理在醫學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常告訴實習醫生:「怎樣做一個好醫生?有很多種說法,但最重要的是,醫生在看診中對病人的衛教宣導。還有,需要轉診的病患一定要立即轉診,不要延誤病患救治的最佳時機。」這些話語中包含江教授自己的深刻體悟與實行,他笑笑地說,當年教學的態度非常嚴格,學生都很怕他,但只要他認為是對的、對學生有幫助的事物,便會一路堅持下去。

江教授觀察到,從高醫畢業的校友,對學校的向心力不足,許多到外面開業或是就業的醫生,很少會將自己的病人轉診到高醫,高醫的未來也很難輕易預言,因為一屆一屆的領導者作風並不相同。不過高醫可以考慮做一些政策上的改變,加強校友和學校的溝通與感情,如請校友回校演講或教學、看診,如此一來對學生、對醫院經營也都有幫助,不要自我孤立。

1960年到1996年,整整三十六年光陰,人生一半的歲月,江季勛教授奉獻給了高醫。訪談末尾,江教授說道:「高醫讓我的人生更加豐富,許多的學問、經歷也都是高醫所給的,我十分感激高醫。回想和馬逸輝、陳添享、黃德揚醫師在一起的生活,給我很多美好回憶,這段歲月,很值得。」

活我者高醫大也 – 王平安醫師

王平安 醫師

1 . 生我者父母,活我者高醫大也。

1948年我生於台灣彰化,生我育我父母恩人皆已往生,但是我時常懷念他們、祭拜他們。

1965年我聯考分發到高醫牙醫學系, 6 年後畢業,國家考試及格後我在台北市中興醫院服務,隨後開業並與甫於實踐大學事管科畢業的廖佩惠女士結婚,育有三千金。憑藉高醫資歷我以服務牙醫病患維生,為了讓女兒們接受西洋教育,1980年起全家人移居溫哥華。

再次受恩高醫大在2007,我的同學林幸道副院長安排我回母校切除大腸癌,手術高度成功沒有遺患,但校友同業在台北手術卻沒逃過此劫。

2 . 身在北部行醫,心繫母校進步。

我雖選擇在北部行醫但是心繫母校進步,全校校友會及牙醫學系總校友會我都參加過許久,除了了解老董事長啟川先生及創始院長杜聰明醫學博士兩人合作的故事之外,如果不是他倆的努力,就不可能有那麼多畢業生服務於今天社會各界了,他倆地下有知,應感欣慰。

畢業後曾看到謝獻臣前院長大刀闊斧建設高醫大的情形,他為母校在社會潮流進步之前立下不可磨滅功績,令人欽佩不已。

另外在2000年搬離台北市,開業於宜蘭羅東,遇到羅東聖母醫院慕名聘請校友名醫陳永興醫師擔任院長為其振衰起頹,募款五、六億元興建老人醫療大樓,他精彩的經歷且對成功無所戀棧使我讚嘆,為了台灣前途他更在困難中創辦【民報】,實為罕見。

3 . 楊郁文老師阿含經課程助我了悟生命。

楊郁文醫師乃雲林人。高醫大畢業在台北市中興醫院婦產科完整訓練後,自行開業婦產科診所,是位素具愛心的好醫師。

楊醫師在30歲之後,由民間流傳的善書之中,接觸《金剛經》,啟發正信,親近印順長老,執卷請益,解惑求證,並允為之說法皈依,成為三寶弟子。他更根據印順長老的著述,研讀北傳漢譯四種《阿含》,以及南傳日譯五部《尼柯耶》,繼續深究,自修巴利文。他對阿含經所下對讀、分類、組織,條分縷析,細入牛毛,無人能出其右。阿含要略課程我專心研習四年,始了悟生命之真義,修行中我的家人及朋友都感覺我上進很多,自己覺得不再迷惑,脫離了苦。《凡所有相,皆屬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4 . 如何在未來報答此生所有恩澤

如果我能健康無病活到2028年,這未來13年間為報答恩澤,願意繼續以工作及服務病患當做我所有娛樂,以利他為出發點,忘記自我。
對於我簡單的過去,滿懷感恩所有對我送暖的人。感恩高醫大邀稿,讓我頭一次有此表達良機。

本校第一位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校友-以醫學造福社會 吳澄第醫師

圖資處 徐淑倩 組長

吳澄第醫師為本校醫學系第七屆畢業校友,現為彰化吳澄第精神科診所院長。吳院長於民國65年獲選第十四屆十大傑出青年,也是本校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校友。回憶起這段將近40年前的往事,仍能感受到吳院長對於推動精神醫學與回饋社會的熱忱與努力,至今依然持續著。

回顧吳院長的經歷,自本校畢業後,隨即服務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受到蘭大弼院長的鼓勵與台大精神科莊明哲教授(現任中研院院士)的推薦,先於民國56年在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擔任住院醫師,接受嚴謹的臨床訓練,這幾年的歷練讓吳院長擁有深厚的臨床經驗。之後考取中英研究獎學金基金會(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SBFT)的獎學金,遠赴英國倫敦大學精神醫學研究院深造,完成Postgraduate Training Course,並任該院研究員及在其世界知名的附設醫院Maudsley Hospital 擔任臨床醫師。民國60年通過英國精神醫學專科考試,獲得英國皇家精神醫學專科文憑(D.P.M.-Diploma in PsychologicalMedicine),也是國內首位得到此文憑的專科醫師。民國61年回國前,曾短暫至芝加哥伊利諾大學擔任精神科訪問研究員。回國後在以醫療、傳道、教學、服務為宗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實現蘭大弼院長的期望,設立全國第一家綜合醫院精神科,並擔任精神科主任,負責相關醫療、教學與訓練工作,積極推動精神醫療團隊和心理衛生工作的現代化。吳院長並率先在國內使用鋰鹽(Lithium Salts)於治療和預防躁鬱症的臨床研究,並發表多篇重要論文,至今仍具有影響力。談起社會服務,吳院長熱心不落人後,民國63年協助創辦彰化協談中心(生命線前身),擔任中心顧問,協助協談中心人員與義工的專業訓練。為了導正社會大眾對於精神醫學觀念的誤解,經常應邀各類型演講,講述精神衛生的重要性。此外,吳院長也持續協助法院對精神病患的犯人做精神鑑定,幫助家事法庭處理個案問題。積極參與種種社教活動,使得精神醫學知識更加普及。

問起吳院長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感想,他特別感謝蘭大弼院長的推薦,蘭院長看重的不僅是吳院長傑出的學經歷,更是他在精神醫療與社會服務的優異表現。吳院長謙虛的說,他能得到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代表當時政府對於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工作已逐漸重視,因此特別破例選出基層醫療界人士,特別是一所私立醫院的精神科醫師,藉此鼓勵全體從事心理衛生工作人員。

吳院長說,他在高醫受到最大的啟發,就是杜聰明院長請李石樵先生畫下「割膚之愛」畫作所強調的仁愛精神,至今仍是他行醫四十餘年秉持的理念。他亦十分感念謝獻臣院長與精神科林鴻德教授鼓勵他認真唸書,並在精神醫學領域打下良好基礎,醫者風範記憶深刻。吳院長在民國64年起擔任本校精神科兼任副教授共二十餘年,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與對精神醫學的熱情,也啟發更多優秀的醫學系畢業生,投身精神醫學的專業領域。

雖然吳院長年逾七旬,對於推動公共衛生與環境保護的議題仍多所關心,由他領軍組成的彰化縣醫療界聯盟Medical Alliance for Public Affairs(MAPA),所推動的反國光石化、細懸浮微粒 pm2.5立法管制、反核等議題,都與全民的健康息息相關。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促成環保署於民國101年5月制定細懸浮微粒標準,讓民眾對於細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影響有更深的認識,這點也讓吳院長感到相當欣慰。採訪最後,吳院長與大家分享他的人生座右銘,也正是他拿到十大傑出青年獲贈的金手獎(由雕刻家楊英風設計製作),基座所刻「青年雙手、人類希望」,而成功之道在於抱持”希望”(HOPE),其真諦為:
H(Honesty)-誠實、腳踏實地
O(Optimism)-樂觀、積極進取
P(Perseverance)-堅毅、擇善固執
E(Enthusiasm)-熱心、奉獻服務
這也正是他以實際行動投身社會服務的最佳寫照。

旗津初體驗-致力於打造與推動新旗津社區營造環境

旗津醫院 社區健康促進室 鍾詠全

繼推動旗津區學校健康促進活動,照顧旗津區學童們的健康後,本院持續努力下一個目標,即是打造旗津區健康社區,落實社區營造各項健康議題。而推動社區營造環境首要任務是動員旗津區相關行政、衛生、學校等機關單位及地方熱心人士形成社區健康組織,積極經營健康社區,且凝聚社區共識,喚起社區民眾共同營造社區健康意識,將學校健康促進的力量注入營造社區健康環境。

為營造健康社區環境,提倡運動健康概念,帶動社區民眾與學童動起來,本院首次集結旗津區區公所、衛生所、學校、肝病文教基金會等相關單位共同策劃「新旗津健康促進運動,大家齊(旗)一(醫)來運動」活動。本次活動安排的元素多樣化,有日本現在超夯的排字活動「無菸排字」,邀集旗津區學童與社區民眾來參與,凝聚社區共識,一起宣誓拒菸。當然還有一直受學生族群喜愛的籃球運動,舉辦「旗醫盃3對3籃球比賽」,讓國中小學童可以藉由喜愛的運動培養自主健康管理的概念與習慣,遠離菸害,強身健體。也安排本院員工和旗津國小的老師進行友誼賽,互相切磋,聯絡感情,達到職場與員工健康促進目標。

除了宣導運動概念外,醫療服務也是活動亮點之一,本院一直秉持著守護旗津世代健康的願景與宗旨,不遺餘力提昇旗津區各項醫療服務。當天活動時本院郭昭宏院長在現場保健室裡親自為旗津區民眾施做「腹部超音波檢查」,視病猶親的態度表現得淋漓盡致。本院社區健康促進室楊鎮誠主任也親自為民眾服務「免費口腔篩檢」。同時也邀請重量級的肝病文教基金會專業團隊為旗津區居民進行肝炎篩檢。藉由運動、醫療服務、學校/員工健康促進概念等元素,融入旗津社區內,營造健康環境,創造和以往不同的新旗津。

而且,本院已經承接國健署「104年度社區健康營造計畫」,未來也會規劃無菸無檳環境、老人友善環境、營造社區運動環境、塑造減鹽營養環境等多項健康議題,且積極凝聚社區共識、動員社區人員,讓旗津不再是以往的旗津,而是脫胎換骨的新旗津,共同與當地民眾建立健康永續的社區願景。

婆婆媽媽志工隊-醫院連結社區最穩固橋樑

旗津醫院 王以瑾 社工師

人數38,這個數字只是大醫院志工隊的幹部數,卻是旗津志工隊的總人數。我們在體系內,是最迷你的志工組織。

高雄市立旗津醫院於103年9月轉換經營團隊,由高雄醫學大學接手經營,新團隊進駐同時,隨即著手成立志願服務隊各項事宜,從舉辦說明會到召募,經歷4個月,於104年1月報備衛生局正式成軍。

旗津婆婆媽媽 志工隊靈魂

高醫新旗津醫院志願服務隊隊員幾乎清一色為土生土長的旗津居民,且超過半數為家庭主婦,展現強烈的在地色彩,也因為這群婆婆媽媽及熱心人士的善心挹注,對於郭昭宏院長宣誓「鄰里好厝邊」醫療服務經營理念,以及「健康促進醫院」(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宗旨,更具推波助瀾之效。成立之初,旗津志工隊共有34名成員,其中男性僅5名,65歲以上9人,家庭主婦21人,高齡、女性、社區連結緊密,是本院志工隊特色。成軍之後仍持續招募新血,半年來除人數增加至38名,體質上也漸有改變,除增加30~40歲年輕志工人數外,教育程度統計也顯著提升,雖然國中以下學歷仍佔半數,但研究所學歷從0增加到2名,另增加2名大專學歷。旗津地區居住人口呈現高齡化、年輕人口外流嚴重,而這樣的特質亦反應在志工隊的人員組成。

那些共同經歷的事件磨合出旗津的味道

志工隊的成長是一步一腳印,每一次的嘗試,每一次的活動,都寫下新的一頁。

去年12月,志工隊初具雛型,和體系內志工共組「高醫志愛 港醫旗兵」,出席國際志工日,第一次合作就榮獲最佳團體獎。我們在5月底舉辦了首次志工旅遊,脫下志工背心的夥伴們,展現了不同平時的活潑面貌,以及多才多藝的一面。制度也是一步一步地建立,最近完成了分組,共有3個執勤組別,新購買的置物櫃也在此時到貨,建置起志工勤前準備區。志工隊中半數曾在舊旗津醫院服務,新人的加入形成新的團體氣氛,而隨著相處時間增加,我們慢慢融入高醫體系,亦磨出自己的味道。

連結社區 志工隊是最堅實的基礎

志工隊現設有隊長1名,副隊長1名,分別由蔡美足、潘淑玲擔任,另分為大廳服務、體檢復健、二樓服務3個組別,包含服務台、藥局、復健、體檢中心、洗腎室、隨車服務等,共設9個院內值勤點,另有1處定時定點社區血壓血糖站,同時亦配合不定期舉辦之社區活動執勤。

為提升志工執勤知能,院方定期舉辦志工教育訓練,課程包括認識醫療單據、志願服務與自我實現、失智症淺談,以及認識戒菸門診與老人健檢等,另有減鹽料理實作、健康餐盒介紹等健康相關議題。因應醫院政策,未來志工社區服務比重將逐漸增加,而這群土生土長的在地志工,將是本院與社區的最佳連結,亦是實現在地化、社區化經營理念的最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