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出版「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 歡慶四周年 健康守護樂園開幕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室陳益良高專/管理室雷蕾組長

btn_pdf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3/25舉辦4周年院慶,特別邀請衛生局局長何啟功、高醫董事長陳田植、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高醫附院院長賴文德、小港醫院院長吳文正及大同國小校長李明堂連袂出席,除慶祝大同醫院4周年生日快樂外,亦共同為大同醫院出版「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書(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CSR)」與「大同健康守護樂園」揭幕。

大同醫院4年來一直配合市府各項衛生政策,以病人為中心服務模式,守護高雄市民的健康,最直接的回饋在於截至去年年底回饋市府的權利金9,583萬元,每年回饋金金額居高雄市立醫院之冠。

大同醫院今年以永續發展與權能增強(EMPOWER)為議題,主動整理、歸納與鑑別多方利害關係人所關切的議題,分析立即及潛在的衝擊程度,並援「全球永續性報告書G3.1」之精神編制「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以符合全民期待與體現社會公平正義。此外,大同醫院亦承租大同國小8間教室作為「健康守護樂園」,以活化與解決少子化後的校園空間閒置問題,建立社會資源流動與異業合作模式。侯明鋒說,大同健康守護樂園規劃社區健康促進教室、運動教室及活躍老化等各類課程與健康促進闖關活動。

院慶活動規劃5個衛教體驗區,專責三高篩檢、健康篩檢、飲食營養、菸酒檳榔防治及運動等,透過各個面向安排,讓不同年齡層的社區民眾能獲得正確的衛教資訊,並常時進駐,深化社區醫療照護服務,並邀請大同寶寶回娘家共同表演「做點心舞蹈」,現場吸引眾人目光。

大同國小建築物已超過50年,於民國71年時曾修建過,目前全校1至6年級僅剩400名學生。大同醫院在環保減碳概念下,以輕裝修的方式進行教室整修,近年雙方亦曾合作無菸健康步道、兒童保健衛教宣導與社區健康關懷據點等,未來希望透過「健康守護樂園」的合作模式,從4月開始每天均舉辦不同的社區健康活動,擴大社會民眾參與度。

999

國內首創 高雄市醫事暨醫務行政學會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室陳益良高專/管理室雷蕾組長

btn_pdf

 

第三屆「高雄市立醫院醫事聯合學術研討會」3/22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大禮堂舉辦,同時並宣布成立「高雄市醫事暨醫務行政學會」,由高雄市衛生局醫政事務科科長王小星、高雄醫學大學主秘林志隆及各市立醫院院長聯袂出席參加。

高雄市立醫院醫事聯合學術研討會3年前由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發起,前2年由凱旋醫院、小港醫院輪流承辦,至今已有35篇口頭論文、212篇海報論文產出,分享院際間的研究成果,成績斐然。

今年總計193篇投稿論文,經核定後18篇口頭報告論文、175篇海報展示論文,充分展現醫療相關同仁豐碩的研究成果,藉由學術研討會平台交換研究心得、觀摩學習。此外,大會並安排醫學研究及醫務行政管理等多元性及不同面向之相關議題探討,以增進護理與醫事、行政專業領域的視野。

此次研討會依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建言,特別於國內首創成立高雄市醫事暨醫務行政學會,促進醫事及醫務行政人員學術研究,提升醫療品質,期能推動醫療機構營運實務之改善與研究,並經選舉由侯明鋒擔任第一屆理事長。王小星期望醫事、醫務人員能透過此學會,給予衛生主管機關有益建議,共同推動公共衛生發展。

高雄市9家市立醫院不管是公營或公辦民營醫院,在貼心優質的醫療照護與服務不斷檢討精進,鼓勵不同領域的醫事、醫務人員參與提升醫療品質,創造社區民眾福祉也展現強大的動力,目前共招募9家團體會員、143位個人會員,可長期提升醫事、護理及行政人員學術素養,鼓勵致力研究發展與論文著作。

醫事聯合學術研討會 (1)

塑化劑事件後之省思-學術研討會及國際交流

 小港醫院環境職業醫療中心  吳明蒼主任

btn_pdf

 近年來,食品衛生安全成為媒體的新焦點,以往國人均相當信任政府在食品管控的把關;但因全球化的衝擊,2008年在中國發生毒奶粉事件,引起國人高度地恐慌,再加上國內不肖商人將塑化劑(phthalate)當成起雲劑添加在食品中,降低生產成本以謀取暴利,這些污染產品造成民眾人心惶惶,而今年所引發食用油的問題仍是商人為謀取暴利所為,因此日常生活所使用之產品和食物是否合格且確實對健康危害無虞,成為社會大眾最關切的課題。

小港醫院環境職業醫療中心關心的議題除了環境衛生外,職場健康更是研究與服務的重點項目。小港區在十大建設時代,已轉型為重工業區,整個地區有高雄第二港口、臨海工業區以及國際機場的設立,此區的特色即是支撐國內重要重工業源頭的廠區均在此發產與茁壯,這些大型工廠雖然在臺灣基礎經濟發展上帶來了極大的貢獻,但其工業污染所帶來的環境衝擊卻是十分沉重,使得小港區居民所承受之公害風險為全臺灣最高。有鑑於目前的社會關心事件以及本院為小港重工業區內唯一有醫學中心為後盾的醫療院所,醫療人員是應承擔起告知民眾相關食安訊息之責任,以及做好小港地區職業健康之預防的義務。

環境職業醫療中心自成立以來除了積極配合政府推動環境職業醫學相關業務與活動外,期望帶動環境職業衛生以及流行病學界的交流,促進成員之間的合作及提昇研究的風氣,結合彼此的專才所學,增進社會福祉。因此,每二至三年會定期舉辦環境職業醫學相關之研討會,其目的為增進醫療同仁及相關人員對環境職業醫學相關領域新知之了解;繼兩年前(101年3月3日)舉辦「新興環境職業疾病研討會-深根在地、放眼國際」(Conference of Newly-emerging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後,今年3月14日更以「食品衛生與職場健康研討會-塑化劑事件後之省思」(Conference of Food Safety and 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Ponder after the 2011 Phthalates Incident),因應民眾在近兩年對食品安全衛生相關知識之強烈需求,也藉由此研討會進一步了解某些職場對健康之衝擊以及尋求解決之道。除此之外,於3月24日更邀請哈佛大學在環境職業醫學領域的專家,Dr. David Christiani,蒞臨本院指導並舉辦圓桌會議,除了針對現階段塑化劑檢測服務進行討論外,亦提供小港醫院在環境職業醫療服務與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

此次研討會涵蓋兩大主題:食品衛生及職場健康。在食品衛生方面,以塑化劑事件為主體,由高雄市衛生局何啟功局長首先說明高雄市政府對於該食品衛生事件的因應與處理,以及事件後,衛生局對於食品檢驗的要求、品質管理以及稽核流程的改善等,強調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再者,塑化劑廣泛應用於日常用品中,容易在使用的過程中使塑化劑溶出,懷孕婦女對於這些物品無意間的暴露或是低劑量的暴露,是否會對胎兒或出生後的嬰孩產生健康影響進行追蹤,並與國外現有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另外也探討塑化劑及其一階或二階代謝產物與內分泌的關係,如對兒童甲狀腺素分泌影響進行討論。而塑膠製品中,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對於不孕症的影響也在此提出,且特別針對單一的塑化劑成份與多種塑化劑成分對健康影響效應是否不同進行熱烈討論。除了塑化劑之外,壬基酚亦是日常清潔用品中會添加的成分,但目前國內並沒有限制添加劑量,而壬基酚的結構與雌性激素相近,因此會與其產生競爭造成健康上的影響。在職場健康方面,探討新興行業如產品奈米化是否對於員工產生健康效應,在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劉紹興主任將其追蹤奈米工人的研究成果與與會者分享,而小港地區的重工業特有的金屬燻煙暴露,林文一主任也以小港醫院在地醫師的角色進行分享。

此次研討會邀請多位國家衛生單位的研究員、臨床醫師與專家學者進行對談,過去研究者對於研究的重點,多以可執行層面或探討生物學未知的領域去著手,然而這樣的研究成果與臨床醫護人員想要且需要了解的資訊存有明顯地落差,尤其是事件發生時民眾的恐慌需要急迫性解決。藉由此次的交流,研究者清楚了解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對於食品安全議題的關心角度,而醫護人員也進一步知道國家研究團隊仍在進行後續的處理與深入探討。此外,研討會的議題均是臨床醫護人員極少接觸,但卻是生活上息息相關且容易接觸到之化學物質,相信對臨床醫護人員未來在照顧病人與衛教上有所助益。

隨著時代的變遷,國人越來越重視健康,但可怕的是,在經濟競爭下,許多商人為謀取暴利,添加可怕也越來越多食安問題不同的汙染層出不窮

港醫學術研討會 (4)

衛生福利部-缺醫村計畫 —–拉芙蘭醫療站

高醫附院  社區醫學部/王佩詩組員

btn_pdf

衛生福利部102年針對全台30個山地鄉進行資源盤點,共有27村(里)符合「缺醫村」定義,並提報6村(里)為試辦範圍,公開徵選「山地鄉『缺醫村』醫療資源改善試辦計畫」。本院積極爭取高雄市桃源區拉芙蘭里之試辦計畫,獲評選通過此三年期計畫,於103年3月17日成立「拉芙蘭醫療站」,提供門診服務、居家訪視服務和汛期期間之醫療照護應變,推展社區預防保健,提升在地醫療可近性和完整性,落實原住民族健康照護。

 

98年莫拉克風災後,桃源區桃源里以上之道路嚴重受損,至今仍因汛期影響導致勤和、復興、拉芙蘭及梅山等區形成孤島,造成醫療無法進駐而缺乏之狀況,遇緊急狀況時僅能啟動救難機制(直升機後送、人力接駁後送等),增加社會成本的耗費與風險。為強化缺醫村部落的醫療照護能力,提升居民就醫的可近性與健康照護品質,本院積極協調高雄區醫療資源(高醫醫療體系、市立醫院、部立醫院、當地衛生所),派駐醫師、護理師各一名,駐守醫療站,每週提供7診次門診服務,並針對個案需求提供居家訪視服務,與在地組織和團體合作推動部落健康營造。開診迄今已3週,共服務46人次,當地民眾對醫療站的設置表示開心與感謝,看病不再是件辛苦的大工程。

 

 

高醫與山地醫療的淵源可追溯到民國47年,為了解決原住民醫療缺乏問題,高醫大籌設「山地醫師專修科」,培植許多在地醫護人員。正式投入高雄市山地鄉(桃源、那瑪夏、茂林)醫療照護的支援始於民國84年,並自90年承接健保局IDS計畫迄今,自此不曾中斷於高雄山地鄉之服務。秉持著「哪裡需要醫療服務、服務就往哪裡去」的精神,推動高雄市山地鄉之醫療服務,期以醫學中心豐厚之醫療人力與設備,配合鄉民疾病型態的改變與就醫需求,提供更完善之醫療保健服務,改善健保實施後山地離島『有保險無醫療』的醫療窘境。支援模式從一開始的10個專科別,擴展到目前20個專科別,支援時段也從每週一日到每月67診次,完整涵蓋山地鄉民眾之健康需求。除了執行IDS計畫,強化在地醫療資源之外,本院為促進山地鄉民眾健康而創設多項措施,包括開設原住民特診、協助轉診就醫、提供就醫交通補助、辦理健康篩檢活動,致力於民眾的健康促進,並協助當地原住民運動會的辦理和農產品推廣等,兼顧山地鄉民眾身心靈需求,善盡醫學中心之社會責任。

ccc

高醫體系U聰慧醫療照護平台U-Smart上路囉!

高醫附院 資訊室 李奕賢 李金美

 btn_pdf

二十一世紀、科技爆炸的時代,隨著各種技術的進步,行動智慧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強硬姿勢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跟隨著這潮流,高醫資訊室也計畫開發了一iOS App:高醫體系U聰慧醫療照護平台﹝簡稱:高醫U-Smart﹞,提供給院內員工使用。

高醫U-Smart目前含有四個系統和一訊息中心﹝推播服務﹞,功能如下:

(1)   異常值回覆:利用手機推播服務,迅速告知醫療團隊關於患者的緊急異常訊息,並能做即時回覆。

(2)   支援報備:提供醫師能方便快速的緊急報備作業。

(3)   雲端圖庫:利用智慧型手機,簡化醫護上傳圖片的便利性,將圖片與醫療系統有效的結合。

(4)   管制藥品查核:提供藥局人員至各單位盤查公藥庫存。

(5)   訊息中心:配合手機的推播服務,達成各類重要訊息的通知。

以上文字,為官方說法。

 

這個時代,走在路上,幾乎是人手一機,而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大部份會搭配著網路服務,也就是說,該用戶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做一位稱職的低頭族…好!你說就是有人擁有智慧型手機但是偏偏沒有搭配網路,怎辦?沒關係,現在社會幾乎在各種場所都會提供無線網路,甚至,也可以拜託附近的朋友借用開通一下他的3G,讓自己暢遊一下,好咧!這樣沒網路的問題解決了,我們有機子、有網路、也有系統,那讓我們以親民的角度來揪揪這支高醫U-Smart提供的服務。

 

所謂的訊息中心,其實就是類似於Facebook的通知,藉由現在最熱騰騰的推播服務,讓使用者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收到各種叮咚,進入訊息中心後,就可以讀取以條列式顯示的各類新的或者未處理的訊息,這樣的機制,對於需要在短時間內處理的事件是很有幫助的,比如緊急開會通知、異常值發生…等,這種便利的功能,相信未來能做到更多的應用,到時候,我們員工的手機將會響起除了Line和Facebook以外的叮叮咚咚。

 

至於四個系統,更是大大的利用了智慧型手機小巧便利可攜式的特色,原本,相關作業在執行的時候,使用者必須苦哈哈的找到一台PC,才能實做,但!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一機在手,帶著就走,拿起我們的神之手,點點點,就能將作業完成,哇嗚!真方便呀!

(1)異常值回覆      (2)支援報備        (3)雲端圖庫     (4)管制藥品查核

 

其實,除了科技大爆炸這個因素以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老化在醫療方面所造成的蝴蝶效應也越來越明顯,這已經不只是一個人要負責照顧多少人的問題,而是怎麼讓醫療人員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更多有效的事情,高醫U-Smart的開發,期望能夠提供給員工更多智慧式的工作流程。未來,除了桌上PC的作業以外,配合著行動App,我們希望發展更多活躍多變的系統功能,來增進團隊內的醫療作業效率或者與病患之間的互動。

最後,附上高醫U-Smart的QR碼,擁有咬一口蘋果系列智慧產品的同仁們,有空去下載吧!您們的使用、您們的建議,將會引導高醫U-Smart走向更完整、更美好的未來!

 

(1)異常值回覆
(1)異常值回覆
 (2)支援報備
(2)支援報備
(3)雲端圖庫
(3)雲端圖庫
(4)管制藥品查核
(4)管制藥品查核

55

 

 

『健康均衡 樂活美食』- 高醫附院健康飲食系列活動

高醫附院 行政室  蕭世槐 李芝儀

營養部  黃孟娟  吳玉茹 朱蓉倩  孫珮儀

btn_pdf

本校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為國際健康促進醫療院所一員,為促使院內員工、病人及家屬共同參與健康促進活動,在103年3到5月間,特別在行政室協助下,由營養師一系列健康飲食月活動,塑造院內健康飲食支持性環境,將健康促進融入於日常工作中落實『活』『出』『健』『康』的目標。

『活』力走道吸新知

我們於103年2月完成美食街健康飲食環境營造內容e化及標示,皆建立QR code報你知,可即時直接透過手機連結網頁取得健康訊息。除了在進入美食街入口建構健康生活型態走道,同時也在商場置入之健康飲食海報,同時在美食街商家 (店) 櫃位張貼健康均衡餐點搭配及組和、美食街餐點全數熱量標示及三低一高超商營養標示說明。

『出』門聰明均衡吃

為了提供可近性的營養教育模式,營養師也根據美食街健康飲食環境營造內容,錄製E-learning營養教育課程,前兩百名完成課程者,並獲得由營養部製作並贈送的200份健康均衡餐與低脂窈窕餐,課程開跑第一天即報名額滿,院內員工反應熱烈。而我們也為5月即將上線之員工專屬健康餐盒熱身及宣傳。在此要特別感謝廚房裡默默工作辛苦的阿姨們,在廚房督餐的營養師和備餐的阿姨辛苦了!!

『健』康美食優惠中

此外這段期間,由營養師協助誠品公司企劃,由美食街商家配合推出18組健康組合餐點,並提供病人家屬優惠及員工特惠價格。

『康』健集點大放送

活動期間購買健康組合餐點,可集點換取誠品餐食抵用卷或精美贈品一份。

此活動在院方及主管的推動與支持下,突破現狀營造可近性高的健康飲食支持性環境,e化網頁瀏覽人數至今(1個半月)達2000人次、E-learning營養教育課程成績達95分以上且員工及訪客對活動整體滿意度更高達九成,期望藉此健康促進活動能有更多員工落實健康飲食的行動力。

333

附設中和醫院南杏藝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南杏藝廊

  場館 檔       名 期間  
         
         
  A B 粉彩與油畫的對話  高雄市粉彩學會

 

04.02~04.29  
         
  A B 鄭憲明水墨、玻璃藝術展 05.01~05.30  
         
  A B 重生教會—喜樂藝術創作展

 

06.01~06.30  
         
  A B 仕女造型工藝展 07.02~07.30  

 

新館學生藝廊

項次 展期 展覽主題 參展者 地點 書院
 
2 103.04.01~103.05.05 當代漂流攝影展 當代漂流協會 學生宿舍新館藝廊  
3 103.05.08~103.05.28 李德惠極光攝影展 李德惠 學生宿舍新館藝廊  
4 103.05.29~103.06.30 李萬全油畫展 李萬全 學生宿舍新館藝廊  
5 103.07.01~103.08.01 高醫文藝獎   學生宿舍新館藝廊  

親近藝術 關懷生命

通識教育中心 李宗勳

btn_pdf

 103年校園藝文活動延續以「親近藝術  關懷生命」為主軸,希望藉由徜徉在藝術的校園氛圍中,讓高醫的學子在專業之外亦能提升人文的涵養。

靜態展覽部分,邀請知名畫家呂錦堂老師、李萬全老師展出油畫,李德惠老師展出極光攝影作品,並於開幕時請藝術家為學生講解其作品內涵,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有機會與藝術家對談,獲得更深刻的知識。

 專題講座部分,邀請到旅行家眭澔平、作家劉克襄、視障鋼琴家黃裕翔到校與學生分享不同的生命故事;在藝術方面則有豫劇、劇團、編劇及製作人等讓同學了解多元的藝文文化知識;在社會議題上,邀請十二夜導演、獸醫師、動保協會由不同角色探討流浪動物問題;聽聽流浪的說書人、藝術家與流浪漢的不同聲音與視野,希望讓學生能學習對不同文化與專業的尊重,接納不同的聲音,進而進行反思。今年適逢創校60周年,特舉辦校友回娘家專題講座,邀請校友與學弟妹分享在醫學專業之外的學習與體驗。

動態表演部分,邀請了「南台灣交響樂團」,古典樂與民謠、流行歌曲進行了一場不同凡響交會;「台北曲藝團」,以傳統說唱藝術的相聲將平淡的生活點滴活化,獲得滿場的共鳴;羅文秀老師的「談奏音樂會」,讓聽眾在聆聽樂曲時學會如何欣賞。「表演工作坊」的「亂民全講」,更是從瘋狂爆笑中慢慢帶領觀眾進入震撼人心的深層感動和關懷。「混障綜藝團」,這是場身障者以表演訴說著生命的奮鬥故事,是場對生命永不放棄,精采絕倫的音樂會,多少聽眾含著淚鼓著漲紅的手掌,感佩於他們所展現的生命力及毅力!

102 09 25-藝術季開幕典禮1藝術季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