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寫作經驗-陳永興院長

羅東聖母醫院 陳永興院長 本校醫學系第十六屆畢業

btn_pdf

 

學生時代,喜歡讀各式各樣的課外書,也喜歡寫作,有感而發形之文字,有時候讀到別人寫的文章很受感動,甚至會掉眼淚而嚎啕大哭,自己寫東西有時也會感動而流淚。可能很多朋友難以置信,我外表很壯又表情嚴肅,怎麼內心世界是這麼善感而柔軟?

從小作文就不錯,中學時期也常投稿校內刊物,大學進入高醫,主辦高醫青年和南杏,發表文章就惹禍了,曾因發表給學校董事會、校長、校友、師長、同學的公開信,被教官約談,在戒嚴時期學生刊物稿件要送審,我後來發表南杏十論乾脆不送審,這下子麻煩大了,被當作叛逆分子處理,差點退學還要去坐牢,最後記兩大過了事。

在學校內不能自由發表言論,我就投稿校外的雜誌,當時的大學雜誌、台灣時報成為發表文章的園地,因此結識不少社會人士和作家,更有後來的黨外人士。所以台灣政論創刊時,我幫忙康寧祥、姚嘉文、張俊宏…等人辦雜誌,從此一頭栽進八十年代,亞洲人、暖流、關懷、生根、自由時代…幾乎所有黨外雜誌無役不與,也因此走上民主運動的行列。同時在學生時代為了組織山地服務團,要到山上為原住民服務需要募款,就寫了《山地服務在霧台》,又出版《天公疼憨人》、《山之組曲》、《海的韻律》等書籍義賣,籌到不少經費。

畢業當了精神科醫師,又接辦《台灣文藝》,下班幾乎都在校稿,跑印刷廠、約稿,認識了一大堆台灣本土作家和藝術家;又因為關心精神病患的人權,就寫了《飛入杜鵑窩》和《誰來關心精神病人》、《醫療、人權、社會》、《生命、醫學、愛》等書;後來到美國柏克萊大學進修,在自立晚報開了《柏克萊沈思》的專欄,每週寫一篇文章介紹美國的人權、社會、文化、公共衛生、醫療、社會福利、教育…等文章並反省台灣的問題,後來這本書成為自立出版社暢銷書,所以出版社又邀我寫《台灣醫療發展史》,書出來後許多醫學院請我去開醫學史的課。為了寫文章我得收集史料,又引發更多興趣,所以我又寫了《台灣醫界人物誌》、《醫者情懷-醫學與文學的對話》、《醫學的愛無國界-令人感動的醫界人物》,這些書成為我在北醫的醫學人文研究所開課的教材。

在我擔任高雄市衛生局長和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凱旋醫院院長期間,因為推動改革需要同仁了解許多理念,我就常寫信給同仁,也發表在通訊刊物上,後來集結成《愛河沈思錄》。60歲時我受洗成為基督徒,為上帝作工,到羅東聖母醫院奉獻,回顧自己60年的生命點點滴滴和為台灣醫療、文化、人權、政治所作的努力,我出版了《無悔之旅》、《堅持到底》的口述歷史;這二年來我覺得在人生最後階段能為台灣社會再作的奉獻,是努力提升台灣人的品質,從媒體改造著手,我千辛萬苦的籌資創辦了《民報》和《民報文化雜誌》,每天約稿、寫稿、寫作已經是生活中的必要工作。雖然很多年輕人可能不喜歡閱讀文字,而喜歡影像、電子媒體、資訊,但我仍然覺得文字寫作是人的思想表達和感情傳遞不可缺乏的工具,善用文字可感動人心,影響深遠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這是我的寫作經驗,從年輕到老,我還是不放棄寫作,也喜歡閱讀,與所有高醫人分享和共勉!